28中文 > 历史小说 > 明末大寨主 > 第1349章 会过日子的赵云次

第1349章 会过日子的赵云次(1 / 1)

如今既然已经是拿下了中亚,把鞑靼人都是赶到了乌拉尔山脉以西,陆军自然也是想要缓一缓了。

军费的沉重压力,迫使陆军暂停中亚攻势,只不过这样一来,前线的将领们也就有不少的怨言了。

但是有怨言也没办法,手中无粮无弹药,自然是打不起来的。

只不过,大规模的战役打不起来,却是并不放在西征军在其他方向搞事了。

毕竟不搞事就没有战斗,没有战斗就没有胜利,没有胜利就没有军功!

没有军功的话,他们跑这么远到这里干什么?

陆军在夺取了中亚后,需要缓口气,暂停西征军继续跨过乌拉尔河进攻伏尔加河的计划。

并号召全军自力更生,屯垦种田养猪养牛,别的不说,至少口粮要自给自足一部分吧。

自力更生一直都是陆军的优良传统,自从统一战争结束之后,军费大幅度下降,但是陆军的兵力却是越拉越多,就是迫使陆军不断的进行改革。

驻军屯垦,养猪养牛什么的都是那个时候开始的。

募兵制变成义务兵制、搞预备队部队,搞民兵部队,搞动员机制等等。

其实都是这种大环境下陆军被迫做出的方案。

如果可能的话,其实陆军方面更愿意维持一支几百万的现役一线战备部队,也不愿意只搞几十万的战备部队,再加上几十万的二线部队,再加上几百万的预备役部队!

但那不是没钱嘛!

如果让草原人或者是欧洲各国知道大乾陆军喊穷,他们肯定会非常无语。

你们大乾人的军费,都比整个欧洲加草原人的所有财政收入总和的好几倍以上了,还想咋地!

如今这年头,欧洲各国王室的收入其实没多少,多不过几百万乾元,少的话几十万甚至十几万也是有的。

前些年英格兰的一支船队前往美洲的途中,先是遭遇了风暴的袭击,然后倒霉无比的又遭到了海盗的袭击,最后导致全军覆没。

作为船队的大股东,英格兰王室直接损失了大约十万乾元!

英格兰王室差点直接破产!

西班牙和葡萄牙则是好的多,他们还海外的殖民地源源不断的输血,同时为了扶持这两家抵抗草原人,大乾干脆是默许了他们两家的合并。

早几年的时候时候,好战,喜欢上战场的葡萄牙国王率军在法国前线和草原作战期间,直接战死,由于这位倒霉的国王喜欢打仗,不喜欢生孩子,所以没能留下继承人。

后来王位被他叔叔恩里克继承,但是这人也是个傻货,是个主教不能有后代的那种。

结果,去年恩里克也死了后,葡萄牙王国一度陷入了没有继承人的麻烦,最后好几个备选人之中。

现任西班牙国王则是有力竞争者。

而大乾在欧洲的外交官员们虽然还是没弄懂欧洲那奇葩的继承制度,但是考虑到大乾帝国还需要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对抗草原人,同时如果西班牙人吞并了葡萄牙的话,也能够更好的整合半岛以及殖民地的力量对抗草原人,所以也就默许了。

所以,现在虽然还是有葡萄牙王国和西班牙王国之分,但实际上这两家已经是合并了。

合并后的西班牙、葡萄牙,其国力上涨了不少。

如今整个欧洲,西班牙葡萄牙英格兰,再加上尼德兰,瑞典,意大利半岛的一群邦国,奥地利、奥斯曼等等乱七八糟的国家,他们的全部财政收入加起来估计也就几千万的样子。

而大乾仅仅是军费支出就是七千多万了,两者之间根本没法比。

然而就这样,大乾的军方还一直喊穷。

没办法,大乾的军费开支高,装备昂贵,作战消耗也贵,哪怕什么都不干,仅仅是吃喝拉睡,一年也得花掉好几千万呢。

更不要说这两年陆军打算大规模换装,而后装武器的弹药消耗更大,这作战费用也是越来越高。

哪怕是陆军已经是拿走了军费的大头,但依旧是被军费所困扰。

要不然,陆军也不会自己种田养猪了,实在是被军费给逼的

打仗要钱,这西征战役更是花钱如流水,陆军就算是再节约也是无法单独支撑的,需要临时战费才能发动大规模的战役。

所以陆军高层无奈之下,只能是缩减开支,同时耗费甚大的西征战役先停下来,部队先种田养猪熬一熬,先集中精力换装线膛武器在数,等换装完毕再攒经费打仗。

这就让西征军里的将士们很无奈甚至不满了。

然而不满也是没有办法,大乾陆军里可不流行以下克上,既然高层已经是做出了决定,下面的人自然得准守命令,不然会死的很惨。

所以大规模战役这一年半载是打不起来了,顶多就是掩护铁路公司继续修铁路而已。

而前线将士这么多,也不可能闲着没事,所以就是让驻军开始屯垦了,顺便帮新移民修个房屋,挖个水渠什么的。

西征军暂停了大规模攻势,也是让对面的草原人松了口气。

过去的几年里,草原人在中亚可是节节败退,这喘口气的机会都是很少,如今总算是有时间喘口气了。

这些上层的布局,作为新移民的赵云次自然是不知道,他如今正在忙着开荒呢。

地是有了,种子和工具什么的也有了,现在他要做的就是把地开垦出来,然后播种。

只是他是孤身一人过来,虽然有低息贷款获得的马匹帮忙,但是依旧是很困难。

其开垦的进度远不如周围的几家邻居。

因为周围的邻居,都是一家子移民过来的。

只不过这一家子过来,有老有少的,也不是所有人都是青壮劳动力,人均开垦的土地面积,其实还不如赵云次一个人干呢。

而且一家老小移民过来,花销也是不小。

这日子一天天过去,赵云次是天天在田间忙碌着,抽空的时候,他还给家寄去了一封信。

城里倒是有电报局可以发电报,但是那昂贵的价格直接把他吓走了。

自从电报研发成功后,大乾电报公司就是开始架设电报线路,第一条长途电报线金陵到上海的电报线还没有完工呢,就已经是向全国进行铺设了。

其中的西北地区关系到战争,也是属于第一等优先的项目,完全不考虑盈利或者亏损,官府直接给予电报公司大量财政补贴,组织银行给他们贷款,这才是成功铺设了这一条电报线。

要不然光靠他们电报公司,还不知道要猴年马月才能凑够钱铺设啊。

但是成本如此高昂的电报线路,自然也不是普通人能够用得起的,主要用户就是军方以及地方官府了,用以传递紧急公文。

赵云次发不起电报,只能寄信回去了。

好在这年头的信件也是铁路、轮船进行快速传递的,这寄回去虽然久一些,但是总比没有好不是。

他寄回家的信,主要还是想要让家里人放心,同时也是劝家里人也是移民过来。

别的不说,光光是这上百公顷土地就足够了。

家乡再好,田地不够,吃不饱有什么用,还不如来这海东省搏一把呢。

不过父亲那边恐怕还是不会同意,毕竟他们家的土地虽然少了点,但是还是有土地,可不是那些破落户一点土地都没有。

有所犹豫也是正常的。

天天忙着开荒,赵云次抽空还去了城里一趟,他准备购置一些小鸡来养。

他做工这几年,还是存了一点钱的,加上皇家银行针对新移民还有专门的低息贷款,勉勉强强也是能够购置一些牲口来养。

唯一的问题就是他孤身一人,忙不过来。

但是忙不过来也是必须得干。

这几天他已经是打听过了,现在城里啥都缺,尤其是各种食物更是紧缺,价格高的很。

他就想着种田之余,种菜养鸡,然后拿去城里卖。

他并不知道,如今的库里城乃是西征军的大本营,同时新成立的海东省也是在这里设立了库里府,并把府城直接设立在库里城。

这新过来的不少官员以及军官们以及他们的家属,对生活物资的需求是比较高的。

再加上很多生活物资都要从内地运输过来,运输成本高昂不说,而且很难吃到新鲜的食物,由此也是造成了库里城这边的部分生活物资比较紧俏。

开荒、种菜养鸡,过了段时间他还养了几头猪。

为此,他除了把自己的积蓄花光了之余,还欠了银行不少钱。

不过口粮问题倒是不用担心。

移民屯垦司一般针对新移民,都会为新移民提供为期一年的低价粮食,虽然说这个粮食也是要花钱的,价格也非常低,然而最重要的还是可以赊欠,等一年后再逐步归还。

所以这口粮倒是不用担心,饿是饿不死的,要不然也不会有这么多人选择移民到边疆省份或者干脆去海外的。

除了免费分田外以及必要的生产工具,种子这些外,还能赊欠粮食。

如果说移民想要扩大生产,养猪养鸡什么的,又没有本钱的话,那么还有针对移民还会有专门的移民贷款。

只不过这些就是纯粹的商业贷款了,是需要利息的,只不过利息很低就是了。

赵云次算了算,自己花光了积蓄,另外还欠下了银行二十多元的贷款,这让他感受到了更大的压力。

然而压力至于,看着一大群慢慢长大的鸡仔和几头猪,他就是放下心来。

只要不发生什么意外,自己熬过前面的几个月,就能够把养大的鸡拿到成立买,这样债务压力就会小很多,而且还能进一步扩大生产。

兴许一年之后,自己不但能够还清债务,而且还能赚取不少的钱。

时间一天一天的过去,当赵云次养的鸡长到半大的时候,也是接到了家里的回信。

这信是父亲回的,不过肯定不是他父亲写的,而是找别人代写的,因为他父亲不识字。

当看到信上说父亲已经是决定让三弟也移民过来后,他也是松了口气。

三弟能够过来,这是好事,不管是对自己而言,还是对三弟而言,还是对大哥来说,都是好事。

至于大哥,他是知道不可能过来的了。

好几年前他父亲就已经是决定,所有的家产,尤其是最重要的土地将会全部留给老大,他们两个次子只能是自谋生路,甚至都是提前把土地和房屋给过了户,彻底绝了他们两个次子的心思。

对此如果说他们两个次子没有怨言,那是不可能的。

但是也没办法,虽让父亲已经决定了。

再说了,他们其实也知道,就家里那点土地,留给大哥一家是刚刚好,但是如果三兄弟一分,那么全都得饿死。

这自谋生路,要么去务工赚钱,要么移民。

他自己先选择了务工,然后移民,经历了这么一圈后,他发现还是移民好。

只要肯吃苦,再加上一点点去遥远边疆的胆量,熬上几年好日子就来了。

只不过,偌大的帝国里,其实愿意这么做的人还是不多,别看移民海外的有几百万人,移民边疆省份的也有几百万了,但是这些都是几十年累积下来的,再考虑到大乾帝国庞大的人口基数。

那么就会发现,其实人们如果有其他选择的话,是不愿意背井离乡的,更别说去遥远的海外或者边疆了。

这一去,很多人实际上一辈子都没有机会返回家乡了。

但是同样也是因为大乾的人口基数多,所以哪怕愿意去的人比例小,但是汇总起来也是一个庞大无比的数字。

在一些人多地少的地区,其实每年都会有相当多的一部分离开家乡讨生活,有些是去城市里打工,有的干脆是选择了移民。新八一中文网首发

尤其是家里田地少,儿子又多的家庭里,很多儿子成年后就会到外头讨生活了,没办法,家里那点地养不活这么多人。

再加上现在的交通又方便,各种内河客轮和火车,可以让人们轻松了离开,甚至远渡重洋去海外领地也不是多难的事。

只要你选择报名移民了,一切都好办。

赵云次独自一人在库里打拼的时候,他的邻居们大多也是闷头干活开荒。

刘老六一家就是赵云次的邻居,这会刘老六正带着一家老小,他的妻子,老母亲以及三个儿女在田间劳作着呢。

和赵云次独自一人过来不过,刘老六可是拖家带口过来的。

只是一家六口人看上去人数多了,移民的时候按照人口数分的土地也多了,但实际上他们这一家劳动力严重不足。

老母亲干不了什么活,妻子也是体质较为虚弱,儿子还是个老三,现在才八岁,而两个女儿一个十三,一个十五,也是干不了什么重活。

所以看上去他们这一家子全家上阵,场面有些大,但实际上干的活也没多少。

刘老六站在天地上,抬头看了远处数百米外的赵云次,叹了口气。

住在他们家隔壁的这个小伙子,就孤身一人,但是愣是开垦出来了相当于他们家三分之一的耕地面积,而且还养鸡养猪。

这样算下来的话,赵云次这个壮小伙,一个人干的活顶的上他们全家人的一半了。

看着刘老六看着对面挥动着锄头,闷头干活的赵云次,边上的妻子则是走了上来,还拿着手帕给刘老六搽汗!

“当家的,你歇一会吧!”刘老六妻子说着话的时候,她自己也是喘着粗气。

刘老六回头看了看,然后点了点头:“都歇一歇,喝口水!”

说实话,现在他有些担心自己妻子的身体,虽然是农家妇女干惯了农活的,但是身体不好的她现在也是很难支撑这么繁重的体力活了。

但是家里没人干活也是没办法,这家里六张嘴呢,今年如果不开垦出足够的田地然后播种,明年吃什么?

官府可不会继续赊欠给他们第二年的口粮。

移民也是有成本的,交通费用、还有农具这些看似不多,同时提供给移民的低价粮食,其实也是需要成本的。

因此移民屯垦司那边不可能一直补贴下去,一般也就是第一年照顾一下,第二年开始就要靠他们自力更生了。

刘老六为了明年的生计,自然是愁着呢。

这羡慕了一阵后,边上的妻子突然道:“你看这小子怎么样?”

“什么怎么样?”刘老六一开始还没有反应过来,但是很快他就是反应了过来:“你是说?”

他妻子点头道:“大姑娘也不小了,我看这个小何老实肯干,周边的人家里就没他这么能干活的了!”

刘老六也是沉思了起来,他们搬来这里也有几个月了,认识这个赵云次也不短时间了,闲时聊天的时候也知道,这个赵云次老家是在山东,家里兄弟多,这才早早出来讨生活。

但是这并不重要,这都到库里来了,老家和家庭什么的已经不重要,大家都是新移民。

主要还是得看人。

而这个赵云次在他看来,还是一个挺适合的人选。

库里周边这一片其实如今人不少了,加起来怕都是有六七万人了,但是移民远远没有这么多,顶多也就是万把人而已。

剩下的都是军队。

而这些实际上也并不是在库里城内,而是在外围西边、北边等地方。

库里城往西、往北,军方还在一些险要的地方陆续修筑了多个棱堡要塞,驻防部队防止草原人袭击。

这些都还是步兵呢,实际上更多的骑兵部队,都还在广阔的草原上呆着呢。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崛起之我的阿根廷 东周策 春秋霸业 安西兵日记 我刚登基称帝,她就说我是昏君 重生后,我成了侯府傻儿子 三国:幽燕铁骑踏天下 不宋 喜唐 后院通古代:开局秦始皇来敲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