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中文 > 历史小说 > 明末大寨主 > 第1366章 运河建设

第1366章 运河建设(1 / 1)

本土和海外领地的关系,不可避免的会形成一种主次关系。

而且谁都有私心,当美洲的工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当地的企业主以及权贵们和本土工商界的矛盾几乎是不可调和的,到时候独立或者干脆是更大规模的战争都是有可能的。

历史上的美国独立战争,南北战争都是因为类似的原因。

当然了,海外领地,尤其是美洲这种地方,以后发展是肯定的,就算是想要压也是压不住的。

但是楚行却是可以缓一缓这个进度,最近二三十年内不能让他们拥有成体系的工业。

给本土数十年时间进行积累的话,就算后续美洲开始发展工业,并且有完整的工业体系了,那么也不可能对本土形成太大的挑战了。

当工业发展到了一定程度后,尤其是进入电气化时代后,各种技术差距以及壁垒将会越来越大,后来者是很难追赶的。

至于说大几十年甚至上百年以后的事情,楚行就是懒得操心了。

他只需要确保自己活着的时候,美洲等海外领地不出现太大的变化就行了,以后的事让后人操心去吧。

反正还是那句话,等他搞完了全球本土化,甭管是美洲独立或者干脆是和本土发生战争,这都是大乾人打大乾人,再怎么打,肉都是烂在锅里,后人爱怎么折腾就让他们折腾去吧。

现在的楚行是不打算提后人操心了。

如今楚行搞的本土化政策,一方面可以加速推动全球本土化进程,其实另外一方面也是可以用来限制海外领地的工业发展。

因为真正能够完成本土化的海外领地,其实是非常少,而且非常困难的。

条件这么优越的北美洲,如今看似发展良好,但实际上依旧被本土化搞的焦头烂额,这么的土著可不是那么好处理的。

而只要当地一天还有土著存在,那么这个本土化一天就无法完成,没有完成本土化,工业也就无从发展。

因此,大乾帝国的本土化政策,其实不能简单的理解为向海外移民,把海外地区纳入本土范围的简单政策,它还具有更多的作用。

尤其是和进出口委员会的进出口限制结合起来后,已经是变的非常重要了。

楚行批准了锡兰岛局部本土化后,最高兴的人还不是印度事务衙门,而是海军方面。

因为锡兰岛现在严格上来说,其实就是一座超级大的军事基地,虽然有不少的移民,不过这些移民更多的还是为军方服务的。

局部本土化之后,锡兰岛上面就能够名正言顺的建立起来一座大型的海军船舶修理厂,以及一个小规模的造船厂。

进出口委员会已经为锡兰岛的局部本土化,进行了专门的批复,准许锡兰岛有限发展造船业以及船舶维修业,同时准许在当地有效发展工产品加工业。

这三个行业,其实都是针对军方需求的。

军方,尤其是海军方面迫切的需要在锡兰岛建设一座更大,技术能力高强的船舶修理厂,用以满足海军在印度洋、大西洋等海域众多船只的维修、保养服务。

同时也是为了向帝国往来这两大海域的民间船只提供保养、维修服务。

之前海军虽然在锡兰岛也有一座船舶修理厂,但规模只能说中等,只能做常规保养,甚至都缺乏维修能力。

至于民用船只,如今的民用船只在海外基本得不到维修保养,很多时候,他们都是只能在非常原始的造船厂里进行最简单的保养。

为了解决海外大量船只的维修保养问题,帝国高层也是有意把锡兰岛打造为大乾帝国在印度洋上的船坞,为帝国的船只提供修理、保养服务,不管是军舰还是民船。

此外,还准备在锡兰岛设立一家小型的造船厂!

而值得注意的是,这家造船厂和大乾帝国的在其他海外领地设立的造船厂有着极大的不同。

其实大乾帝国在很多海外领地都是有造船厂的,比如说名气最大的南非造船厂了,这个造船厂已经是具备了建造千吨风帆木制战舰的能力,英国人和西班牙以及奥斯曼人都从这个船厂里订购战舰呢,而普通的商船就能多了。

但是,这个南非造船厂和其他的海外领地造船厂一样,只是传统的造船厂而已,只能建造风帆木制船只,而且就连造船也只能使用传统的方法,无法使用各类机械设备。

从技术能力来说,南非造船厂并不会比西班牙人的造船厂强多少。

然而这个锡兰岛造船厂,却是有着不同,这个造船厂虽然是被限制了,但是依旧可以建造千吨以下的小规模船只,尤其是军舰。

因为大乾军方在印度、西亚、非洲乃至美洲各地,对小吨位的近海、内河船只的需求是非常庞大的。

但是在这之前,因为蒸汽船只也是属于进出口限制设备,所以只有帝国本土能够生产建造这些蒸汽船只,甚至连使用也只有本土方面才可以。

很长一段时间里,其实在海外领地里,除开了远洋贸易公司、航运公司的大型远洋船只外,也就只有军方才拥有蒸汽机的近海内河船只。

多年前,为了解决海外领地的近海内河交通问题,进出口委员会放开了一个小口子,那就是准许部分航运企业、海外领地官方在海外领地使用近海、内河蒸汽船只。

不过他们要用的话,只能是从本土订购。

因此他们都是从本土订购了近海、内河蒸汽船只,小吨位的造好后直接通过大型货轮运输到海外领地至于吨位大一些的,比如说那些几百吨的船只,就是慢慢的靠着海岸线航行前往了。

这一次锡兰岛如果能够搞一个小型的造船厂,可以就近生产千吨以下的蒸汽钢铁船只的话,那么很多小型船只就可以在当地直接进行建造了,会省去不小的麻烦。

不过,为了控制技术外泄,这个个造船厂被严格限制,只能是一家组装厂,主要的零部件,尤其是蒸汽机这些核心零部件,只能是从本土购入。

同时这家造船厂还是直接嫡属于海军的造船厂,主要是为了给海军建造在印度、非洲等地使用的近海以及内河船只为主,民间船只订单的话,只是顺带的。

不过即便是这样,也算是打开了一个口子了。

不管怎么样说,锡兰岛都是拥有了自身的造船工业,哪怕只是一个组装造船厂也同样如此。

相对比之下,其他地方就是要差得多,比如说发展造船业多年的南非,他们的南非造船厂虽然看似规模不小,但是却是只能建造风帆木制船只。

而这种船只在大乾人里几乎没有市场,因为大乾人的船只,别说是海船了,就算是近海内河船只都是清一色的蒸汽钢制船只了。

这些风帆木制船只的唯一作用,也就只能是用来出口了。

英格兰人和西班牙人以及奥斯曼人就是南非造船厂最重要的客户。

至于大乾自己,已经是很少购入这些木制船只了。

倒不是说木制船只不好用什么的,而是现在的木制船体比钢制船体还要更昂贵!

随着大乾帝国的钢铁工业呈现出爆发式的增长,而国内的数大钢铁企业为了争夺市场也是爆发了惨烈的竞争,价格战持续打下来,已经是让钢铁价值跌倒了一个让欧洲土著们几乎无法想象的廉价价格!

低廉的钢铁价格,也是让各种钢铁制品的价格大幅度降低。

船体的最大开支,要么是木材,要么是钢铁,当钢铁价格远远低于木材的时候,也就意味着钢铁船只比木制船只价格更低。

商人们也都是正常人,自然是什么便宜选什么。

这种情况下,大乾人在本土,大型的纯木制船只已经是没有什么市场了,建造大型远洋船只所需要的木材要求太高,价格也太高,远不如钢铁划算。

当然了,在近海、内河,尤其是小吨位的船只上,因为对木材要求不高,相应价格也更便宜一些,因此木制船只还算有一些市场。

不过远洋船只上,基本上已经看不见新造的木制船只了。

而南非造船厂,只能是建造木制船只,这让他们的客户群体受到了限制不说,就连成本也是高了很多。

如果是能够使用钢铁制造船只的话,哪怕是算上从本土运输钢材的费用,他们的成本至少还能够降下来十几个百分点。

可惜,进出口委员会的限制太过严格!

其实和南非造船厂有同样情况的还有美洲的新南造船厂。

作为大乾在美洲东海岸的第一家,同时也是仅有的三家造船厂之一,新南造船厂和大乾帝国在海外领地的所有造船厂一样,清一色的都是属于地方财政投资的国企部所属企业。

为了避免海外领地的企业不受控制,一些比较关键的传统手工行业上,大乾官府虽然会准许海外领地发展,但是一般都是只准许国企部所属企业发展,不允许民营资本进入。

毕竟国企部企业本来就是官府的延伸,他们做事考虑更多的是政治问题,而不是利润问题。

但是民营资本企业,他们眼里只有钱!

为了钱他们可以视帝国法律为无物。

帝国在海外的诸多限制是非常严格的,但是依旧无法阻挡众多要钱不要命的家伙,偷偷的在海外领地开设工厂是雇佣土著工作的其实很多。

之前在吕宋岛上,就有个胆大包天的人开辟了一大片的橡胶种植园,这没什么,但是偏偏他为了节省人员开支,竟然是偷偷的走私运来了数百名安南土著种植橡胶。

他之所以这么做,自然是因为他如果雇佣帝国子民的话,价格会非常的昂贵。

但是雇佣土著的话,只需要很少一点钱,甚至不用钱都可以。

可惜的是,大乾帝国严令禁止任何人或机构以任何形式非法雇佣土著。

目前来说,只有四大劳务公司能够雇佣土著。

此外,拥有‘大乾暂住证’的土著不在受限制之内。

然后嘛,如果大乾人是在大乾控制区外搞这些事,官方一般也当没看见,但是如果是在大乾控制区内搞这些,那么后果就会非常的严重。

因为这和本土化政策相违背!

于是乎这个非法雇佣土著开辟橡胶种植园的家伙,结果不用说的,一被发现就是被逮了,然后财产也是被抄没。

然而哪怕是这人被逮住了,但实际上还有人这么干,而且几乎很难杜绝。

毕竟雇佣土著的成本太低,尤其是学习西班牙那样直接搞一大批奴隶来的话,连最后一点微薄的工钱都省了。

对此,帝国官方其实也没什么太好的办法,只能是加强打击力度了。

除此之外,也是对一些重要行业进行官方的控制,比如说造船厂。

哪怕是传统的手工造船,也是很重要的,而海外领地可以没有工厂,但是不能没有造船厂,哪怕是只能生产木制风帆船只。

同时因为造船业比较重要,因此目前大乾在海外的造船业,是不允许民间资本进入的,通常都是国企部所属企业投资建设。

新南造船厂也是同样如此,该企业的股份构成比较特殊,美洲事务衙门、中部州、新南县三级地方财政都在其中拥有股份,此外江南造船厂也是拥有了一定的股份。

不过看似股份分散,但实际上都是属于官方股份,属于正儿八经的国企部全资控股企业。

得益于美洲的快速发展,如今美洲的地区对船只的需求也是很急迫。

尤其是内河和近海船只的需求量更是大。

如果是蒸汽机船只的话,一般都是从本土购买,然后运输过来,但如果是小吨位的木制船只的话,一般就是就地购买建造了。

而且了,美洲这边木材多的是,又便宜,而从本土购置钢铁船只加上一路的运输费用的话吗,也不便宜,因此新南造船厂的造船生意还是很红火的。

只是随着时间的过去,尤其是钢铁价格的持续下跌,搞的现在哪怕是算上了运输费用,从本土订购船只都不比从新南造船厂订购木船贵多少了。

而这么一点点的价格差距,已经是足以让很多人重新考虑了。

这种情况下,新南造船厂也是开始了他们的自救旅程!

直接搞蒸汽机钢铁船只是不可行的,他们根本就不可能绕过进出口委员会的限制,而且他们也不想着绕过去。

毕竟他们是国企部所属企业,闲着没事肯定不会去绕什么进出口委员会的限制啊,那样政治风险太大。

但是现在的船型已经是明显不适用了,他们打算重新开发新的船型,能够更充分发挥风帆木制船只的船型来。

尤其是能够适合美洲的内河以及五大湖地区运输的船只来。

最近几年,新南河和五大湖之间的船只需求越来越大,尤其是随着新南河和五大湖之间的运河即将开通,到时候新南河就能够和五大湖连成一体,到时候往来这一地区的船只肯定就是更多了。

为了把新南河流域和五大湖流域连接起来,多年前美洲事务衙门就是展开了一个非常庞大的工程,那就是建造一条运河连接五大湖和新南河。

以降低东部沿海地区前往中部内陆的成本,为进一步开发中部、完成中部地区的本土化提供交通帮助。

其实五大湖也是有一条出海口的,可惜那个出海口的河流非常急,浅滩多,看似是一条大河,但实际上通航力很差,非常的危险,一个搞不好就是船毁人亡的结果。

而且其中的两个大湖之间还有一个超级瀑布……

诸多因素加起来,就是推动了这一条运河的建设!

当然了,这条设计长达数百公里的运河,看似很长,但实际上设计运量是很小的,设计水深只有区区一米二而已,顶部宽不过十二米,底部宽八米。

真要说起来,其实很多地方为了灌溉用的水利设施用的水沟,其水深都比这个要大一些。

之所以设计标准这么低,人家也是有愿意的,因为这条运河设计就是用来运行小型内河船只的,尤其是内河驳船,这些内河船只吃水浅的很。

另外更重要的就是成本了,纵然具体的施工是由美洲劳务公司负责,费用低廉,但是再怎么样也是要成本啊,其他不说,光光是招募劳工的成本就不低。

因此为了降低成本,所以才设计了这么低的标准。

不过就算是设计标准低,但只要能够通航小吨位的船只也就足够了,只要能够通航那些几十吨的内河驳船,其实对于目前航运能力发达的大乾帝国而言,和一条能够通航数千吨大船的航道也没太大大区别了。

其实这条运河,也是美洲事务衙门方面在无法获得建造铁路的前提下,用来代替铁路的产物。

如果能够建造铁路的话,美洲事务衙门根本就就不用搞什么运输,直接修铁路就行了。

但是奈何,受到进出口限制,美洲这地方还不能修铁路,只能是使用蒸汽船只。

哪怕是这些蒸汽船只依旧限制重重,整个美洲地区,其实只有一共十三家航运公司获得了运营蒸汽船只的权限,其他机构和个人是不能使用这些蒸汽船只的。

但是总算是能够使用蒸汽机船只作为主要的交通工具。

要不然的话,很多内陆地区种植出来的农作物根本就无法运输过来!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崛起之我的阿根廷 东周策 春秋霸业 安西兵日记 我刚登基称帝,她就说我是昏君 重生后,我成了侯府傻儿子 三国:幽燕铁骑踏天下 不宋 喜唐 后院通古代:开局秦始皇来敲门